2008年11月24日 星期一

Anatomical Studies













1 則留言:

匿名 提到...

對領袖無情,是偉大民族的標誌
李怡
蘋論:對領袖無情,是偉大民族的標誌
2009年05月06日 《蘋果日報》


2002年, BBC舉行一個「最偉大的 100名英國人」的調查,結果是英國戰時首相邱吉爾獲選為有史以來最偉大的英國人。
這位反對綏靖政策,領導英國堅決與德國納粹決戰到底並贏得勝利的「最偉大的英國人」,戰後卻立即被英國選民拋棄了,由於工黨提出福利國家的目標對戰後一貧如洗的英國社會有吸引力,導致保守黨慘敗。 1945年 7月邱吉爾卸下首相職務,他後來引用古希臘歷史學家普魯塔克的話說:「對政治領袖無情,是偉大民族的標誌。」這句話因邱吉爾引用而成為傳世名言。
最近,民建聯創黨主席曾鈺成談六四,他說「中央肯定是錯的」;並說,在六四事件中,鄧小平是下令軍隊開槍的人,也是要負責的人。但他說,如果講死人,文革比六四不知多幾多倍。需要負上責任的毛澤東,他的肖像仍懸掛在天安門,他的思想仍寫在黨章、憲法之內。「毛澤東是中國人民的領導還是敵人?如果你否定他,好多中國現在行緊的嘢都要否定。」同樣,如果平反六四,會不會「郁鄧小平」?「會郁到何地步」?中國會怎麼走?他說,「最關注中國是否能夠走一條繼續改革開放,越來越開明、進步的道路。」
倘若曾鈺成關於對毛鄧不能否定的看法,是反映內地主流意見的話,那麼對比邱吉爾關於偉大民族的說法,我們也許不得不產生一個可悲的結論:中國民族不但與偉大民族無緣,甚至可稱之為渺小、劣敗的民族。
首先,且不說偉大民族了,一個正常民族,都會正視自己的歷史。倘若為了一個人的聲譽,而不能面對歷史作符合事實的評價,這民族還有希望嗎?曾鈺成說,中央的六四鎮壓「肯定是錯的」。事實上,中共從指八九民運是「暴亂」,到說是「風波」,到現在絕口不提,當然也是對六四的錯誤做法,心中有數,只是因鄧小平這神主牌而不能正視事實。 13億中國人的多數,似乎也聽之任之。
其次,對人的評價與對事的評價,應予分開。中共對毛的評價是一回事,但不影響對文革評價為「一場浩劫」。鄧的改革開放之路走對了,也不等於六四下令鎮壓的事也是對的,更不等於中央對六四的定性不應平反。
其三,毛澤東縱使對中共建政有功,但建政後的反右、大躍進尤其是文革,則給人民帶來了極大災難,為甚麼他的像還掛在天安門?鄧小平縱使改革開放有功,但為甚麼不能提他「肯定做錯」的事?為甚麼平反六四就會影響中國走改革開放的路?邱吉爾在戰時立下赫赫功勛,為甚麼戰爭剛結束,英國人民就對他如此無情?
答案是:主要原因不是英國民族比中國民族優秀,而是英國的民主制度使人民有權。有權的人民才可以對政治人物無情,有權的人民才能夠自己選擇掌政者,才能夠按照現實需要而不是揹着歷史包袱去投票選出領導人。而中國人民則長期處於無權狀態,現在的所謂「崛起」,也正如魯迅闡釋「漢族發達時代」、「漢族中興時代」一樣,說穿了就是老百姓永遠交互處於兩個狀態之下:一,想做奴隸而不得的時代;二,暫時做穩了奴隸的時代。
無論那一個時代,領袖都是強加在奴隸身上的統治者。國家施政不是按人民的要求,而是按領袖的喜惡與思維方向。因此,對領袖犯錯的批評就會動搖他的地位,他的施政路線也可能受影響而變更。

當然,「有怎樣的人民就有怎樣的政府」,做慣了奴隸的中國民族,沒有強烈爭取民主政治權利,是無法成為偉大民族的原因。若曾鈺成真的希望中國「越來越開明、進步」,恐怕還須鼓勵仍有自由的香港人去認識六四,討論六四。張文光議員提出動議修訂,要政府將六四事件加入中學中史課程綱要內,令中學生可以了解這段歷史,確實是應該支持的動議。
我們不希望下一代中國人,仍交替生活在魯迅所說的兩個不幸時代裏,我們希望中國民族有一天成為偉大民族。因此,下一代的民主薪傳至為重要。